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一周我县降雨频繁,15日傍晚至16日夜间,我县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预计17—21日,我省持续处于副高边缘,南部地区降雨过程频繁,累积雨量大,部分地区可达200—300毫米。
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提示
汛期天气多变,降雨集中,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给安全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那么如何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一、了解汛期常见灾害性天气
汛期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包括暴雨、台风、高温、强对流(龙卷风、雷电、冰雹等)。这些天气不仅本身具有危险性,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内涝等次生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二、加强灾害性天气防御
1.多关注天气预报预警,特别是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前往受灾地区。
2.根据天气预警做好检查和防备,如在安全房屋内暂避。暴雨时注意防内涝、滑坡、泥石流等;台风时注意防范大风大雨。
3.学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应对灾害性天气工作措施
1.各单位需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做好防汛、防风、防雷电等防范工作,及时加固维修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设备。同时,储备应急物资和装备至关重要,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2.汛期前后应加强巡查力度,加固重点部位防御,加强特殊作业管控,恶劣天气要立即切断室外危险电源,停止户外高空作业,停用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备,封闭危险路段和危险区域,必要时可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确保不发生任何人伤事故和财产损失。
3.可能受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单位要建立雨季巡视和应急值守制度。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出现重大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上报。
4.如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要组织人员尽量往高处疏散并避开危险区域;遭遇强对流天气时,要远离易折断的树木、广告牌、高压电线、围墙和危房等。
四、防洪涝灾害“八字法”
“疏”:汛前组织疏通水道、排水沟。
“挡”:对于地势明显低洼的企业或建筑四周修筑挡水堤,在排水通道上修筑挡水阀防止倒灌。
“垫”:将仓库、车间等地方的对水有较高敏感性的物资垫高。
“改”:对于变配电房、水泵房等重点部位进行防雨水改造。
“转”:将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设备以及要求较高的原料、成品等通过垫高达不到防雨水目的物资以及一时无法垫高的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拆”:将无法垫高且无法转移的设备关键部件拆卸并安全包装存放。
“封”:将化工原料封存。
“抽”:建议配备抽水设备,以防内涝。